咖啡烘焙度分辨圖表 咖啡生豆烘焙程度的技術及烘焙顏色深淺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06-03 05:01:53

美國咖啡協會(SCAA)烘焙度的標準 此標準採用紅外線 焦糖化測定器技術(Agtron)測量咖啡豆的色澤來斷定咖啡的烘焙程度,並且將顏色由淺至深區分成八等份製成八塊標準色塊,以供咖啡界作爲烘焙的認定 。
[轉載]咖啡烘焙度分辨圖表
以上顏色只供參考 依各國喜好的烘焙度來區分 這也是咖啡烘焙度最早的區分,由於各國各地區對咖啡烘焙度的品嚐喜好不同,也就因此以國家或地區性來號稱烘焙度,例如義式烘焙、法式烘焙等...然而將這些各不同喜好的烘焙度統合起來並由淺至深排列 便形成了烘焙度的區分指標,但由於標準過於籠統,也就因此出現不同的烘焙師傅對烘焙度有不同的認定。
[轉載]咖啡烘焙度分辨圖表

  以上顏色只供參考   臺灣慣用烘焙度的區分 近年來臺灣,大多鎖定在烘焙時的爆聲變化,來決定烘焙的程度。

[轉載]咖啡烘焙度分辨圖表
[轉載]咖啡烘焙度分辨圖表

  烘焙程度    下豆時間點 ------------------------------------------------------------ 淺焙(light) 一爆密集 中焙/城市(medium/city) 一爆與二爆間 深城市(full city) 二爆開始 義式/法式(Italian/French) 二爆之後

  ◎咖啡的烘焙 透過火的燃燒,釋放出咖啡的香味,將每一棵豆子蘊藏的性格─酸味、甜味、苦味淋漓盡致的揮灑出來,從淡而無味生豆,到杯中餘味無窮的香醇─烘焙,是每一棵咖啡豆漫長的旅行中,勾劃性格、孕育香味最重要的一站。 無論在專業烘焙機、自家爐火上或烤箱裏,咖啡豆在這場長約12-16分鐘、溫度高達華氏450度(攝氏232度)與火熱切對話的過程中,卻必需歷經多次化學變化,發出二次爆米花似的清脆響聲,並喪失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五重量的水份。 烘焙的過程,像爆米花一樣充滿香味和愉悅的蹦跳聲。從生豆、淺、中焙到深焙,水份一次次釋放,重量減輕,體積卻慢慢膨脹鼓起,咖啡豆的顏色加深,芬芳的油脂逐漸釋放出來,質地也變得爽脆。 生豆─每個咖啡櫻桃中,包含着兩棵生豆,這時香味仍深蘊其中,等待發掘。在生豆中,蘊含大量的氯酸,隨着烘焙的過程,氯酸會逐漸消失,釋放出令人熟悉而愉悅的水果酸─如醋酸、檸檬酸、和葡萄酒中所含的蘋果酸。烘焙得恰到好處,能將這些美好的酸味適度呈現出來,反之,如果烘焙太過,則會將它們完全掩蓋。 烘焙5-7分鐘時,豆子開始釋放水份,由淡綠轉變成橘黃色,散發出奶油烤蔬菜般的獨特芳香。 淺焙─當豆子發出第一聲輕響,體積同時膨脹,顏色轉變爲可口的肉桂色,所以又稱爲 cinnamon raost 或 half-city roast。酸性主導了淺焙豆子的風味,質感和口感都尚未充份發揮,因此一般都做爲罐裝咖啡使用,無法滿足真正的咖啡行家。 中焙─烘焙10-11分鐘時,咖啡豆呈現優雅的褐色。紐約人喜歡在早餐時分,用中焙咖啡豆,加上香濃的牛奶和糖,揭開每一天的序幕,因此,這種烘焙法又叫 breakfast roast 或 city roast。中焙能保存咖啡豆的原味,又可以適度釋放芳香,因此藍山、哥倫比亞、巴西....等單品咖啡,多選擇這種烘焙方法。 在12-16分鐘時,油脂開始浮出表面,豆子被烈火紋烙燙燒出油亮的深褐色,稱爲 full-city roast,有人認爲,這時咖啡的酸、甜、苦味達到最完美的平衡點,咖啡豆的性格也被線條分明的刻劃出來。 深焙─咖啡豆的顏色愈深,風味也更甘甜香醇,這時油脂已化爲焦糖時,苦盡回甘,餘味無窮,最適合醞釀強勁的 Espresso 咖啡,所以又稱爲義式烘焙法。 適度的烘焙,賦予咖啡豆生命,化爲入口時耐人尋味的酸、甜、苦、澀。不過,對咖啡因敏感的人,不妨儘可能選擇深焙的豆子,因爲在烘焙的過程中,咖啡因會慢慢逸失,所以愈深焙的豆子,咖啡因含量愈低 ●注:烘焙度的酸苦味道仍會因爲不同的咖啡而有所不同。品嚐建議只是個人看法,主要喝法因人而異。

  來源:

  Barista-HHC的博客

2016-01-23 15:24:2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