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達黎加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產於中美洲南部的哥斯達黎加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sta Rica),其咖啡品質近似哥倫比亞咖啡,適宜用於調配綜合咖啡。
位於哥斯達黎加首都聖何塞東北約30公里的這個研究中心隸屬於哥斯達黎加咖啡協會,是哥斯達黎加全國
咖啡種 植、育種、質檢的研究機構,此外它還擁有10公頃的試驗田,種植着多個優良品種。咖啡是哥斯達黎加的主要農產品,年產200多萬袋(60公斤裝),出口創匯2.5億美元,僅次於菠蘿和香蕉。
在哥斯達黎加種植的都是阿拉比卡種的咖啡樹,經由改良,咖啡豆的質量更好更穩定;爲了方便摘採,咖啡樹經由不斷剪枝維持在2公尺左右的高度;人們食用的咖啡是果實中的種子經水沖泡釋放出的味道。摘採生咖啡豆之後,必須經由去果皮、果肉、種膜及陽光曝曬,才能進行種子(即咖啡豆)烘焙,部分流程可由機器替換,生產咖啡的速度增加不少,不過,採咖啡卻沒有任何機器可代勞,一定要使用人工。
特點
哥斯達黎加咖啡顆粒飽滿、酸度理想、香味獨特濃烈。哥斯達黎加的咖啡工業原來是由哥斯達黎加咖啡工業公司(InstitutodelCafédeCostaRica,簡寫ICAFE)控制的,現已經被咖啡官方委員會(OficinadelCafé)接管。在出口的咖啡中,那些被認爲質量不合格的產品用藍色植物染料着色後,再轉回國內銷售。在國內消費的咖啡(染成藍色的或未被染色的)大約佔總產量的10%,當地人均咖啡消費是意大利或美國的兩倍。
這個咖啡生產地,各種等級,種類的咖啡佔全球三分之一消費量,在全球的咖啡交易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雖然哥斯達黎加所面臨的天然災害比其它地區高上數倍,但其可種植的面積已經足以彌補。
蜜處理法是一種介於日曬法和水洗法中間的處理方式。它讓咖啡保留了水洗法的乾淨,並且由於是連同果漿黏膜一起下去日曬乾燥因此大大增加了咖啡的甜度與焦糖味(果漿黏膜的糖度極高)。蜜處理法最早是出現在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當初主要是因爲中美洲一些高海拔地區缺乏水資源,因此咖啡果實在使用果肉篩除機以後就連同果漿黏膜一起進行日曬乾燥。蜜處理法的咖啡豆會根據果漿的保留程度進行3種分級(依序從多到少):黃蜜(20%)、紅蜜(50%)、黑蜜(100%)。紅蜜處理咖啡生豆的乾燥時間爲2-3周,通常由於天氣原因或置於陰暗處所致。若天氣晴朗,種植者會遮陰部分陽光以減少光照時間。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直接曝曬產生的過度發酵感,使得咖啡整體的果乾風味明顯但卻不會過度強烈,果香細膩且油脂感厚實持久,回韻綿長!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