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咖啡館的死因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29 03:52:29

  很多人都有開一間咖啡館的夢想,卻少有人夢想成真。難道僅僅是因爲難以下定決心辭職,去開始一段新的生活麼?
  
  事實並非如此。這兩年,在二三線的小城市裏,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可見不少人是敢於走出這一步的。然而,這些小筍尖,能夠真正長成材的,寥寥無幾。多數店撐不到兩三年的時間,就陸續關門休業了。
  
  作爲一個站在旁觀角度的消費者,我儘可能以理性客觀的角度,靜靜地體味每一家店面的興衰。我早就不再以爲,開一個咖啡館,就能夠得到一種悠閒舒適的生活狀態。相反,真正做好這件事情,是相當困難的。如此,那麼多店在慢性死亡或者已經死去,甚至完全沒有還手的餘地。
  
  它們究竟死在何處?
  
  1、非館主親自經營
  
  很多人抱着試水的心態,開了咖啡店。本職工作不丟,投資一些錢,請兩個小工看店,自己有時間就去店裏打理一下,沒時間就偶爾去喝一杯,多麼愜意。這種想法是好的,但對於獨立咖啡館而言,卻忽視了一個全職的、負責的、充滿人格魅力的館主的重要性。
  
  原因很簡單。比店面裝修、比宣傳推廣、比精細管理、比成本壓縮,作爲一個獨立的小咖啡館,如何與星巴克等大型連鎖咖啡店競爭?唯一的希望,只能在於經營者本人,以及他本身的素養帶給這個店的特殊魅力。這絕非是花一點錢僱一兩個看店的小工,能夠做到的。
  
  一個成功的獨立咖啡店,是館主人格魅力的實體延伸。如果連靈魂都沒有,一切就沒有起點。
  
  2、咖啡質量不合格
  
  很多人認爲,咖啡館賣的並不是咖啡,而是一種環境。因此,很多店花了很多心思、很多金錢在店面裝修上,卻只捨得買一個二流的咖啡機,沒有一個能夠做出高品質咖啡的師傅。
  
  這完全是本末倒置。像說錘子手機只有情懷、羅輯思維只會吹牛逼一樣,忽視了所有一切的起點:沒有一個千錘百煉、玩命死磕、質量過硬的產品,其他一切都是空談。
  
  咖啡店確實不能只賣咖啡,而是賣包括咖啡在內的一切細節,以及這所有細節拼湊起來的氛圍。如果連咖啡都做不好,談後面,只如空中樓閣一般。而如何做好一杯咖啡,則涉及到太多太多,需要從咖啡豆篩選、烘焙水平、新鮮度、咖啡機質量、衝煮工藝、顧客喜好等等方面持續死磕,需要耐得住寂寞,並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就這一點,已決定這不是一件容易事。
  
  3、店面地段
  
  不少店開在繁華街區,我認爲,對於一個獨立咖啡店,這是一場噩夢。很多人拿星巴克反駁,但星巴克早已不是一家純粹的手工咖啡店,這裏不想展開詳述。只是說一句,對於一個沒有規模優勢、沒有供應鏈優勢的小小獨立咖啡館而言,星巴克的模式不可模仿。
  
  不應開在繁華街區的原因在於,這是咖啡館,而不是飯店。繁華街區路過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飯店的顧客,這也是大客流的意義所在。但中國的咖啡消費羣體,雖然在不斷擴大,但總體比率仍然太小,投入大量的租金成本,換取如此低的顧客轉換率,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相比飯店,咖啡館還有一個劣勢,就是翻檯率太低。一杯咖啡一下午,經常是一種常態。考慮到以上兩點,開在繁華地段的獨立咖啡館,多死的很快,或者活得非常掙扎。每天非常拼命地營銷、延長營業時間,最後辛辛苦苦賺的錢卻都交了租金,完全失去了經營咖啡館所應獲得的生活節奏,讓人難以堅持。
  
  4、營銷手段單一
  
  既然不能開在繁華地段,如何讓更多的顧客知道這裏,當然是一個問題。
  
  第一是靠口碑。這靠種種的硬細節、好思路來拼湊,自然不用多說。顧客如果來過一次並非常滿意,現在的社交平臺如此發達,自然慢慢能夠傳播開來。
  
  然而,店鋪自己對社交平臺的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不但可以加快推廣速度、擴大推廣範圍,更有利於加強對已有用戶的粘性。然而,很多店鋪,完全沒有互聯網意識,還在固守於一種簡單的情懷主義,清高到連個網絡平臺都沒有,未免有些過於迂腐。
  
  當然,多數店沒有微信號、公衆號或者微博平臺,原因還不在於對情懷的執着,而是因爲壓根沒有人願意去做這件事。這也是我之前說的,只請小工看店的後遺症。運營一個營銷平臺,需要相當的精力和水平,更要有切身的意願,而無論是那一條,都不是爲賺錢而打工的人所能提供的。
  
  5、太急功近利
  
  有些店,開了不到半年,就草草關門了。我想,店主可能開始就把咖啡店當做了常規的創業來做。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
  
  獨立咖啡店,絕對不是那種短期見到巨大收益的生意。因此,如果僅僅爲了賺錢,這絕不是一個好項目。開始的時間,多半需要守,在不斷的打磨心境和手藝的過程中,店鋪慢慢可能會有起色。這個過程可長可短,但缺少一個堅守的心態,很容易喪失耐心,自己先被自己打敗。
  
  更加殘酷的是,即使成功,這並非是一個能賺大錢的生意。別看很多連鎖咖啡開的有聲有色,其實那種模式和專注細節和情懷的獨立咖啡店相去甚遠。
  
  一個真正成功的獨立咖啡店主,自給自足生活小康也許不成問題,但靠此發家致富、豪車別墅卻不可能(我希望這句話是錯的,但是單靠賣咖啡,顯然比較困難。如果有所改變,還是靠更多的關於經營模式、經營範圍的探索)。真正賺到的,不過是一種爲自己打拼的自由,一種適合自己的稍顯文藝的生活方式而已。
  
  6、所謂情懷
  
  說到最後,來點虛的。情懷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情懷不是風格別緻的裝修、不是造型獨特的桌椅、不是溫柔舒緩的音樂、也不是獨樹一幟的髮型。
  
  如果要比喻,情懷好似一幅素描畫像。對於每一處細節的死磕,像一筆一筆、毫不起眼的鉛筆痕跡。但是,死磕到一定境界,積累到一定時間,並且圍繞一個看似模糊的主題持續死磕,素描影像就會隱隱顯現出來。最終呈現在面前的作品,就是大家所追捧的情懷。
  
  所以,情懷究竟是什麼?無非是有目標的、能夠持久的、專注於絲絲細節的堅持而已。
  
  很多人會說,讀那麼久的書,拿到那麼高的學位,去開個小店太浪費了。但是,如果純粹從經營的難度來說,能夠將一個獨立咖啡店開得有聲有色,卻絕對要比在政府裏當個差、在國企裏做個白領,有難度的多。

2016-06-02 10:56:0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