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木質芳香口味的印尼曼特寧咖啡蘇門答臘島林東產區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豆 > 2024-06-29 09:08:14

印度尼西亞一詞源自希臘語的印度(Indus)及島嶼(nesos),指印度各島。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語:Republik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爲東南亞國家之一;由上萬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羣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素有萬島之國、千島之國、水中島國、赤道翡翠、火山之國等別稱。
蘇門答臘島是世界第六大島,東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西瀕印度洋,東臨南海和爪哇島東南與爪哇島遙接。
蘇門答臘是一座青翠欲滴的綠島,各類熱帶植物覆蓋全境,到處生機盎然。交疊錯落的山脈被原始森林淹沒,波平如明鏡的河流被高大挺拔的椰樹簇擁,無論是城市、鄉村、田野、道路都浸潤在色的海洋中。而綠色的海洋和蔚藍的天空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風情畫卷,成爲蘇門答臘亙古不變的亮麗景觀,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17世紀,荷蘭人把阿拉比卡樹苗第一次引入到錫蘭(即今天的斯里蘭卡)和印度尼西亞。1877年,一次大規模的災難襲擊印尼諸島,咖啡鏽蝕病擊垮了幾乎全部的咖啡樹,人們不得不放棄已經經營了多年的阿拉比卡,而從非洲引進了抗病能力強的羅布斯塔咖啡樹。
而蘇門答臘曼特寧則是稀少的阿拉比卡種類。這些樹被種植在海拔750米到1500米之間的山坡上,神祕而獨特的蘇門答臘種賦予了曼特寧咖啡香氣濃郁、口感豐厚、味道強烈、略帶有巧克力味和糖漿味。
在二次大戰日本佔領印尼期間,一名日本兵在一家咖啡館喝到香醇無比的咖啡,於是他問店主,咖啡的名字,老闆誤以他是問你是哪裏人,於是回答:曼代寧。戰後日本兵回憶起在印尼喝過的“曼特寧”。於是託印尼咖啡客運了15噸到日本,竟然大受歡迎。曼特寧的名字就這樣的傳了出來,那名咖啡客商現在就是大名鼎鼎的普旺尼咖啡公司(PWN)。
今天,擺在我面前有四支特別的曼特寧,分別是拉米妮塔旗下的阿榭之金與陳年曼特寧,藍色巴塔克和希望之手。下面由我一一介紹它們的特色及故事。
來自拉米妮塔旗下的阿榭之金(Aceh Gold TP),之所以能夠成爲其一個頂級曼特寧產品而享譽全球咖啡屆,是因爲它秉承了La Minita公司最嚴格的品質管理,公司特別派人到蘇門答臘進行技術指導,從種植到處理。並要求全採收成熟的果實。
這支咖啡豆由位於Aceh地區的Volkopi處理廠負責處理(藍色巴塔克亦是該處理廠處理的產品),因此處理法都是最優秀的,主要用前段水洗,後段日曬,加上TP:Triple pick就是經過3次人工手選的意思。所以豆相是十分的乾淨,真的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出品。
默認烘焙度爲二爆之前,它擁有傳統精品曼特寧的少許優雅草本香氣,獨特乾淨且迷人的桃子香甜與杏脯的香氣,毫無生澀感。
咖啡名書《咖啡學》裏也花大篇幅去描述阿榭之金,大家有機會可以翻看一下。
同樣來自拉米妮塔集團的陳年曼特寧(Aged Mandheling),品質自然也不需要多提。
陳年曼特寧是將當年新鮮的曼特寧經過特殊和複雜的處理,歷經5年以上的特殊保存方式而產生的一種與衆不同的特色曼特寧。和黃金曼特寧一樣,它每年的產量都是有限的,陳年豆由於處理和保存的高難度和複雜度,所以產量更小,珍惜度可見一斑。
這支陳曼有着薄荷的清涼感、淡淡的香草味、涼茶的甜感、複雜的香料味和醇厚度高的強烈風味。幹香氣有谷芽、麥芽和木質的風味;溼香氣是暗沉的烤焦糖味及松木味,加上淡淡的雨後泥土的大地芬芳。入口後口感強烈而刺激,丁香、木質芳香口味,以及強烈持久的薄荷回甘。
如同清涼的海風掃過脣齒之間。

2016-06-30 12:18:1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