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烘焙和淺烘的咖啡拼配比例品種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2024-06-26 16:30:32

儲存豆子的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水分。那些給我們杯中芳香的揮發性油類是可溶於水的,潮溼的環境會影響油類。不要在冰箱裏儲存咖啡,因爲一旦咖啡被打開來,水分便會凝結在容器表面。
如果想要在任意時段都使咖啡儲存良好,最好的辦法是將它放進冰庫,確保用密封袋封裝。烘焙過的豆子可以存放在冰庫裏超過一個星期。當你需要它們的時候,不要試圖解凍豆子,直接放進磨豆機就可以了。
咖啡的另一大敵人是氧氣,氧氣會分解那些揮發性的芳香油。這就是在煮咖啡前直接研磨豆子的重要性。咖啡被研磨後,它的表層便曝露在空氣中,這就意味着芳香油開始揮發,味道消失在空氣中。
不要把咖啡儲藏在那些味道濃烈的產品旁邊,比如茶。咖啡會很快地吸收其他物質的味道。
如果以郵遞的方式購買咖啡,最好每次只買少量。儘管量大從優,但是你會失去這些咖啡的價值,正如失去它們的芳香一樣。
現在,美國消費者們有100多種口味的風味咖啡可供選擇,其中很多都遠銷國外。風味咖啡的生產過程是把烘焙後的豆子塗上媒介油,讓它們在香氛中快速噴射以達到的。這種做法始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
最受歡迎的風味莫過於可可,摩卡,苦杏仁和雙份可可。桔子酒和堅果味也有,雖然嚴格的咖啡飲者會在覆盆子、香蕉和奶油味的豆子中劃線以示明確區分。西方新引進的咖啡口味是豆蔻,在中東這種口味早就被加入咖啡,而在墨西哥,這也是一種流行而又傳統的添加劑。
對於小店鋪和嚴格的咖啡飲者來說,有一個問題就是對於不同口味的咖啡,他們需要單獨的研磨器,因爲任何殘餘都會影響下一次被研磨豆子的味道。當預備做一種新口味咖啡的時候,你會發現買一個小並且便宜的研磨器是很有必要的,或者直接購買預先磨好的咖啡。
在法國和美國使用最廣泛的前三種風味咖啡分別是杏仁,香草和榛子。它們銷量最好的時間是在夏季,因爲在夏季通常的咖啡都喝得少了,而冰咖啡是最宜人的選擇。
“沒有咖啡因的咖啡嚐起來不像咖啡”這句話只在一定程度上正確。除去輕微的苦之外咖啡因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當咖啡因被除去後,味道嚐起來不同,這隻可能是因爲其他包含芳香味道的物質也被一併去除了。
來自各地的欲被去咖啡因的生豆統一被運輸到德國或瑞士,在那裏處理好之後再送往分佈在世界各地的烘焙中心。墨西哥的生豆被送到瑞士除掉咖啡因,然後穿過大西洋被送到聖地亞哥的烘焙商手中,之後再回到原產地,這是常有的事情。
早期的無因咖啡指的是一種方法:生豆在高溫蒸汽下組織膨脹,吸收破壞咖啡因的溶劑,然後再在高溫蒸汽的條件下釋放出溶劑及其殘留物。然後,工廠採取填充二氯甲烷的方式封裝,因爲這樣可以防止受其他味道的影響。但因二氯甲烷散逸到空氣中會破壞臭氧層,此物質在1995年的歐洲被禁用了。
有一種只需水和活性炭處理器的方法,叫瑞士水處理法。此方法是卡夫克斯(CoffexSA)申請了專利,過程複雜而昂貴。包括將豆子浸沒在水中以去除咖啡因和芳香物質。咖啡因在水中被活性炭處理器除去,豆子被烤乾。但是芳香物質仍在水中,因此要把水分蒸發濃縮,最後再噴回幹咖啡豆上。
近年來在世界各地,關於咖啡的品嚐一直在發生着變化。正如我們所見,變化最快最大的是美國。許多咖啡愛好者都希望歐洲國家也能像美國一樣,引導更多的莊園咖啡和產地咖啡。傳統的歐洲咖啡銷售是品種混合或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危地馬拉”。比起多種多樣的產地咖啡,品種混合的好處就是在長途運輸途中能保持穩定一致、減少破損,以及更簡單地製作方法。然而,這些咖啡並不符合一杯真正的YaucoSelecto或Kona的標準。現如今,對於它們和那些精製咖啡,前景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看好

2016-06-30 15:33:0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