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處理方法蜜處理法介紹什麼咖啡豆比較適合使用蜜處理法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處理法 > 咖啡豆蜜處理法 > 2024-06-29 12:48:30

日曬處理長久以來存在於埃塞俄比亞與也門。它不需要浪費太多水資源與電力,但是處理一款好的日曬咖啡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去把未熟豆與瑕疵豆分離出來。
咖啡採摘以後,立馬進入晾曬場晾曬。這個過程需要耗時長達一個月,而且必須仔細觀察、不停翻動,以防止發酵過度、敗壞、乾燥不均。
當然,也可以晾曬在非洲牀(隔離地面的網架)。這樣的好處是使咖啡乾燥更均勻,避免敗壞。
乾燥完成後,咖啡櫻桃進入脫乾果皮、肉、內果皮等環節。
日曬處理咖啡的好處:處理得當的話,它會帶來超乎想象的甜、平衡與成熟水果風味。
日處理咖啡的缺點:由於是大量的咖啡櫻桃集中進行翻動、下次分篩,一旦處理不當,就會毀掉整批咖啡櫻桃。
日曬咖啡的一般特性:裹滿水果、香料與巧克力調性,但是,處理不當通常咖啡給人髒、酸質沉悶的感受;大量水果風味(莓類、櫻桃、熱帶果實)、香料、可可等。
常見於埃塞俄比亞、也門、巴西咖啡。
什麼是混合處理
最常見的混合處理方式有三種:印尼式半水洗(Semi-Washed)、巴西去果皮日曬(Pulp Natural)和中美洲國家蜜處理(Honey Process)。這三種方式都借鑑了水洗與日曬處理的去掉咖啡櫻桃外層的方式。
印尼式半水洗,亦稱溼刨法,主要存在於印尼蘇門答臘島。在當地,咖啡去掉果皮、肉,去掉膠質,在保留內果皮的時候拿去幹燥,但並非完全乾燥到10%-12%的水分含量,而是部分乾燥後就去掉內果皮。此時生豆的含水量很高,咖啡體積很大顆,顏色偏白。體積大顆的生豆再進入乾燥,顏色逐漸轉爲深藍綠色。這個時候,咖啡進行包裝,準備出口售賣。
巴西式去果皮日曬,去掉果皮、果肉後,膠質留在咖啡上,進入完全乾燥到水分含量10%左右,再裝袋對咖啡進行休養,去掉內果皮,準備出口、售賣。
中美洲式蜜處理,這種混合處理方式是新近流行起來的,簡直就是巴西式去果皮日曬的孿生兄弟。最早是從哥斯達黎加與薩爾瓦多流行起來,通過機器脫掉果皮、肉與果膠(注意,膠質是通過機器脫掉而非水洗處理通常採用的發酵脫膠質,並且可控制脫掉果膠的比例)。由於殘留在內果皮上的膠質、果肉乾燥後,顏色呈琥珀色蜂蜜狀,故而起名蜜處理(好失落,居然不是因爲加蜂蜜處理而得名

2016-07-14 15:30:3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