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咖啡風味描述研磨度特點品種產區莊園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盧旺達咖啡豆 > 2024-06-03 05:13:46

盧旺達位於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內陸國家。東鄰坦桑尼亞,南連布隆迪,西和西北與扎伊爾交界,北與烏干達接壤,國土面積26338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名列第149位,與布隆迪、馬其頓、海地和阿爾巴尼亞面積接近。盧旺達地處非洲中東部,西接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鄰烏干達,東面和坦桑尼亞接壤,南部與布隆迪交界,國家處在赤道以南幾個緯度範圍內,屬內陸國家。首都基加利位於該國中心附近盧旺達境內多山,有“千丘之國”的稱謂。整個國家都處在高海拔地區:最低點魯濟濟河也高於海平面950米。中西部以山區爲主,這些山脈是艾伯丁裂谷山脈的一部分,而艾伯丁裂谷又是東非大裂谷的組成部分,沿盧旺達西部邊境從北向南延伸。境內最高的山位於西北部的維龍加山脈火山鏈,其中卡里辛比火山高4507米,是盧旺達的地理最高點。該國西部這段位於艾伯丁裂谷山地森林生態區內的山區海拔高度在1500至2500米之間。盧旺達中部以連綿起伏的丘陵爲主,東部邊境地區則由熱帶草原、平原和沼澤組成
 
盧旺達位於非洲中部赤道南部,是一個內陸國,東鄰坦桑尼亞,南連布隆迪,西和與剛果(金)交界,北與烏干達接壤。境內多山,有“千丘之國”之稱。剛果河與尼羅河分水嶺從北至南縱貫盧安達西部。
 
 
盧旺達的經濟主要以農業爲主。從事農牧業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92%。經濟作物主要有咖啡、茶葉、棉花。由於是個農牧業國家,加之1994年的種族大屠殺致使衆多年輕勞動力喪失,對這個原本就不富有的國家來說打擊是巨大的,目前盧旺達依舊是落後國家。內戰後的盧旺達在咖啡的種植和貿易方面加大了發展力度,盧旺達政府近年來也採取積極措施,在各地建立咖啡生產合作社,給予農戶技術指導和資金扶植,期望能夠通過咖啡業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國內的經濟發展。 因爲近年來盧旺達咖啡的優秀表現,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盧旺達自殖民時代起便開始種植咖啡,雖然農作物以咖啡爲主,但盧國所產的咖啡品質並不突出,咖啡世界中的地位低微,鮮少有人問津。盧旺達種植的咖啡品種多爲波旁種,有“千丘之國”之稱的盧旺達擁有高海拔的山地環境和肥沃火山土壤以及豐沛的降水量,有着利於咖啡樹生長的氣候。品種的優勢加之優良自然條件,本應該生產出品質上乘的咖啡,但爲什麼其咖啡品質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呢?原因就出在了後期的處理環節上。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會降低咖啡的品質,白白犧牲了掉許多好風味。採收、種植、處理、分級、運輸等幾個環節都會直接影響到咖啡生豆的品質,其中某一環節的把控力的缺失都會成爲造就好咖啡的絆腳石。
 
咖啡果實在採摘後需要儘快運送到處理廠進行處理,但因其國內設施匱乏,無法在第一時間對果實進行處理。果實在被採摘後堆積在一起,因缺乏通風會持續發展加速發黴和腐爛,腐敗的果實會影響咖啡的品質,出現瑕疵風味。
 
而近些年的盧旺達在咖啡的生產加工環節有了很大的進步。首先咖啡果經由人工採摘;全國各地咖啡設立咖啡生產合作社,對咖啡農進行技術上的指導;咖啡農在採摘後儘快送往咖啡處理站進行清洗和篩選,挑選成熟優質的咖啡果進行加工。
 
 
盧旺達咖啡多爲水洗處理法。水洗處理法首先會將成熟的咖啡果進行清洗和浮選,然後除去外果皮、果肉以及部分果膠層,隨後將咖啡送入發酵池,將剩餘的果膠層發酵去除乾淨再送入晾曬場進行乾燥處理,使水分含量達到約13%。上圖中的咖啡均放置於非洲棚上進行晾曬,以避免咖啡沾染泥土的雜味,晾曬時通風效果更好,規避發黴的情況發生。晾曬過程中咖啡農也會將豆子定期翻動,讓晾曬更均勻,同時會揀選出品質不好的豆子捨棄

2016-10-12 10:36:2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