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 咖啡時光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06-26 11:09:20

我的每個辦公室早晨都是從一杯咖啡開始,不記得什麼時候養成的習慣。不管多忙,只有喝完這杯咖啡,才能順理成章轉換到上班狀態。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那隻一定得落地的靴子,否則一天都像沒法真正開始。

伴隨這習慣我也成了辦公室裏最勤勞的人。上班第一件事情是衝出去燒水,等水開的當兒順手拾掇一下頭天未及清理的桌面殘局,心緒纔像慢慢被納入到正常頻道。

辦公室裏當然只方便衝那種速溶的,大約是咖啡中最低檔的境界,咖啡粉、植脂末、糖全按比例搭配好。漸漸不能滿足於速溶的甜膩和奶味,據說也不大健康,開始在淘寶代購一種掛耳咖啡。這種對杯子的大小、水的溫度以及衝調步驟全部都有了新的要求,差一點點味道都會走形。加入了這點技術層面,再喝親手衝的咖啡忽然就有了點神聖的儀式感,就像某類哲學裏宣揚的:萬事萬物需當以慎重對待。

我的微信裏關注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公衆號,我總是在某個感興趣的話題後迅速關注又在下一個不太感興趣的話題後迅速取消。但是有個叫“一人食”的公衆平臺,宣揚一種“不孤獨的食物美學”,專門拍攝一個人的狀態下,人們怎樣認認真真爲自己買菜做飯,製作各種菜品,並且認認真真地喫下去。雖然更新緩慢,但我一期一期追着看。

某天看到一期手衝咖啡的專題,在那之前,也在咖啡館喝過,並未覺得滋味多麼獨特。可在視頻裏,我第一次近距離地觀看到手衝咖啡者怎樣耐心地研磨豆子、鋪濾紙、燒水,耐心洗濾紙,怎樣分次地、緩緩地、均勻地將水注到咖啡粉上……

說實話我被短片裏那種認真對待事物的態度給迷住了,也像是突然頓悟到,當你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小的事情,哪怕只是製作一杯小小的咖啡,也可以變成一段最迷人的時光!

前兩天網購了一堆書,到貨才發現居然有一多半都是村上春樹的。村上和咖啡這兩樣事物現在忽然間成了城市小資們的標配。我從不認爲自己也能算上個小資,可這兩樣卻剛好都趕上了,好像不承認都說不過去似的。雙休日送小孩去課外班,等候時光倍顯無聊,就帶本書去附近咖啡館,實在不是爲冒充小資,只是和鬧哄哄的課外班等候區相比,在咖啡館裏抱本書就沒那麼扎眼,環境也愉悅許多。博友丸媽在微信裏說自己去菜場買菜,會順路去附近的麪包店喝杯咖啡,然後纔回家一頭扎進廚房做飯。

和丸媽一樣,大部分時候我只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偶爾加個班,跌跌撞撞趕回家,殘剩的一點時間也捨不得泡美劇韓片,而是趕緊抱起拖把衝鋒陷陣。如今年紀越大越喜歡在廚房混,蒸一鍋白花花的饅頭,起鍋時熱氣伴着麪食特有的香味譁然沸騰開,心情登時就跟着溫暖明亮起來。但一樣會有什麼也不想做的厭倦時刻。週日下午,所有的家務事統統結束,金子般剩下來半天時間,奢侈地不知該拿來做什麼。捧本書,慢慢給自己衝杯咖啡,一個蓬頭垢面的家庭主婦,終於又可以在咖啡香裏度過半日閒暇時光了。

2014-08-01 10:29:2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