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淺答——寫給新手

作者:中國咖啡師之家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6:39:31

  1、我是新手,適合喝什麼樣的咖啡?

  答:咖啡的口感是不分適合新手或者老手的。每種咖啡有其自身的特點,甚至同一個莊園的咖啡,不同年份處理的,味道都會有差別。即便是同樣的咖啡,不同人烘焙的,烘焙機不一樣,烘焙過程不一樣,烘焙度不一樣,都會造成咖啡口感有很大的差別。沖泡的人使用的器具不同,沖泡過程不同,也會造成不同的口感。所以說,哪種烘焙度的哪種咖啡適合你,需要你自己去體會,隨着你對咖啡理解的加深,你喜歡的咖啡也會改變。新人在選擇咖啡的時候,可以多嘗試,不要害怕不好喝或者不喜歡喝,只有喝到一定數量咖啡後,纔會慢慢找到自己喜歡的類型。

  2、你的咖啡豆都是進口的嗎?

  答:我國主要種植咖啡的地區在雲南、海南。除此之外的大部分咖啡豆,都是進口的。

  3、國內有真的藍山嗎?

  答:很多新手看到相關文章,說藍山咖啡90%都出口到日本,剩下的也被歐美瓜分,國內沒有真正的藍山咖啡。在N年前,以上的說法不誇張。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雖然國內大部分藍山咖啡都是假的,但是國內有真正的藍山,而且是正規渠道進入的。

  當然,那種19元錢或者幾十元一磅的藍山AAA,雖然包裝上有各種正規認證,但肯定是假的,藍山畢竟是藍山,還不至於便宜到幾十塊一磅。

  4、爲什麼咖啡偏酸?爲什麼咖啡偏苦?

  答:咖啡的酸、苦,跟烘焙有很大關係。簡單來說,烘焙越淺越酸,烘焙越深越苦。同一種咖啡,不同烘焙的人,想表達的東西不同,烘焙度不同,導致有的偏酸,有的偏苦。但並不是所有的咖啡都適合淺或者深烘焙,一般都會有個大概的烘焙區間,只要落在這個區間內,味道都會不錯。比如說耶佳雪菲這種咖啡,從一爆結束至二爆前停止烘焙,都會有不錯的口感,只是看你喜好了,但是很少有人把它烘焙到二爆密集。曼特寧就相反,大部分人都習慣把它烘焙到二爆開始至二爆結束的程度。

  5、爲什麼咖啡不香?

  答:咖啡不是芝麻,也不是香油,更不是香精。實際上天然咖啡散發的香氣,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濃郁。

  咖啡的香氣,只是衡量咖啡好壞的指標之一。不同咖啡的香氣確實不同,有的要強烈些,有的弱一些。不同烘焙度下,咖啡所表現出來的香味也不同。深度烘焙的豆,可能會讓你感覺香氣足一些。但是仔細體會淺烘焙咖啡所散發的清新香氣,也很美妙。淺烘焙的咖啡,沒磨粉沖泡前,香氣可能會比較弱,一旦磨成粉,用熱水沖泡後,香氣會被“煥發”出來。

  很多新手以前買的是那種深度烘焙的商業豆,打開包裝,可能會有一些“濃郁的味道”,但那並不一定是好咖啡所應有的香氣。

  6、爲什麼收到的咖啡豆大小不同?均勻度不佳?

  答:其一,咖啡豆大小不同,烘焙的時候受熱不一樣,均勻度肯定就不佳。

  其二,有些咖啡豆是日曬處理的,裏面混有成熟度不同的豆子,烘焙出來的咖啡均勻度也不好。

  其三,有些國家豆子出口分級,並不是按照豆子大小分級,也就是沒有經過篩網過濾,所以豆子本身大小就不均勻。

  其四,有些莊園混合種植不同品種的咖啡,混合在一起後,即便經過篩網過濾,因爲品種不一樣,受熱程度會有差別,也會導致烘焙後均勻度不佳。

  綜上所述,有些咖啡豆大小不同,均勻度不佳,並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有些反而是某種咖啡的特點,比如耶佳雪菲、哈拉爾等咖啡,在淺烘焙度下,尤爲明顯。像是肯尼亞、哥倫比亞等咖啡,通常大小、均勻度會很好。但也有例外,我手裏有款哥倫比亞Huila產區的豆子,雖然價格較貴,個頭就比較小,品相也稍差,但是口感很好。所以,新手要多多積累經驗,才能真正分辨出到底什麼豆子該是什麼樣才靠譜。如果你懶得去研究,那就不要過於糾結豆子的品相,畢竟最終咖啡是喝的,不是看的。還有意式拼配豆,裏面有不同烘焙度的豆子混合而成,大小、均勻度也會有差異。

  另外,你的豆子大小可以不一樣,均勻度可以不佳,但是裏面不應該有石頭、樹枝之類的異物或者大量的殘缺豆。

  7、我買到手的咖啡該怎麼保存?

  答:如果短時間內喝不完,可以密封好,冷凍或者冷藏。每次喝的時候,取出來適量即可。

  8、咖啡豆的保質期是多長時間?

  答:咖啡豆密封好,放個幾年是喝不死人的,主要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豆子的味道越來越差。建議大家的豆子,保存好的情況下,3個月內消滅掉。1個月內喝完更好。

  9、到手的豆子需要“養”嗎?

  答:其實咖啡豆剛烘焙好就可以喝,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豆子的味道會發生變化,總體來說,會越來越趨於“平淡”,刺激的味道會被時間磨平。我建議大家如果沒有特別嗜好,無需養豆,直接喝就好,如果能喝出不同時間內,豆子味道的變化,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10、我用虹吸壺(法壓壺、愛樂壓、摩卡壺等)粉要磨多粗?

  答:這個用語言描述並不直觀,而且很多人聽後還是弄不懂。網上拍的照片比較少,而且照片放大後,還是不直觀。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有經驗的賣家,給你單獨磨一小包樣品粉作爲參考。需要注意的是,磨豆機在磨粗粉的時候,裏面肯定會混入不同比例不同粗細的粉。在參考樣品粉的時候,最好用一張白紙,把粉打開放在上面,整體看到底哪種粉佔的比例最多。

  11、請問水、粉的比例是多少?

  答:這個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對濃度的喜好不同,水粉的比例就不一樣。但是有個大概的比例可供參考,比如10克咖啡粉,衝煮出120~130ml咖啡,如果按照這個比例做出來的咖啡你覺得淡,那就多放點兒粉或者少放點兒水。這是隻是個簡單的調整方法,影響咖啡濃淡的因素,還有粉的粗細、水溫、衝煮時間等等,這些好得靠各位慢慢去體會。

  12、爲什麼收到的咖啡喝起來跟描述不符?

  答:先來看一個實例:

  最近得到一個顧客的中評,其理由如下(原文):

  “味道與描述的不符合(與kona豆的購買頁面上的),店主說我沒有提前給他說,需要烘焙到他描述的那種程度。我想這個理由有點太牽強了,難道我們買東西都是需要給店主強調下,我們需要的就是你描述的那樣,而不是你沒有描述的那樣。因爲一直在店裏買了很多豆子,這個也不是第一次出現,我也不知道那些需要具體給店主說明。確實買了很多豆子,不想給差評,雖然很不高興,還是給中評。”

  各位賣家對咖啡的描述,大部分都是通過互聯網搜索相關文章或者摘錄書上的相關內容,這些內容只能作爲參考。因爲上面已經說了,烘焙度對咖啡味道的影響非常大,對新手來說,最直接的感受是影響咖啡的酸、苦;一般賣家對咖啡味道的描述,不可能把每種烘焙度下咖啡的味道都描述的很詳細;大部分來買咖啡的人,對烘焙也不瞭解,如果你問他需要何種烘焙度的咖啡,大部分人說不明白,所以賣家通常會根據自己對這種咖啡的理解去烘焙。

  現階段,大部分國內的咖啡友,還不能接受太酸的咖啡,所以未作特別說明的情況下,很多烘焙師會把咖啡烘焙到比較深的程度,或者烘焙到一個酸苦平衡的程度。如果咖啡過酸,反而會得到更多的投訴。再加上互聯網上的內容、書上的內容不準確;很多新手沒有正確沖泡等等因素影響,所喝的咖啡味道與描述的味道真的差別會很大。

  希望各位新手正確看待咖啡的描述,每個人對咖啡的感受也不一樣,特別是有些細微的味道,有些人永遠也感受不到;各位賣家也要儘量詳細、準確的描述咖啡的味道與感受。

  13、爲什麼咖啡豆看上去跟照片上不一樣?

  答:咖啡豆比較小,照片看上去比較大,很多賣家用微距鏡頭拍攝,豆子看上去會更大,再加上光線運用的好,照片上的豆子看上去會更漂亮。賣家在拍照的時候,也會挑選比較好看、比較整齊的去拍,而實際上咖啡豆不可能顆顆都那麼好看。不管是什麼產品,如果拍攝的好,往往會比實物好看。所以,照片的內容,也只能作爲參考。當然,對於那些掛羊頭賣狗肉去欺騙消費者的賣家,還是應該受到懲罰的!

  14、有不酸、不苦,且香醇的咖啡嗎?

  答:上面已經提到,咖啡淺烘焙偏酸,深度烘焙偏苦,那麼中度烘焙有沒有可能既不酸也不苦呢?到目前爲止我是沒烘焙出來過這樣的咖啡。其實酸苦是組成咖啡基本味道之一,如果沒有了這兩種味道,咖啡就會少了些什麼。

  15、咖啡出油了,好還是不好?

  答:通常情況下,深度烘焙的咖啡會有出油現象,即便是剛出鍋豆表沒有出油,幾天後,豆子可能開始出油,這個屬於正常現象。對於出油的豆子,要注意保存並儘快食用。

2014-08-04 15:33:01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師之家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