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源自於埃塞俄比亞還是阿拉伯種類品牌特點風味口感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行業 > 咖啡 > 2024-06-03 04:50:21

咖啡源自於埃塞俄比亞還是阿拉伯種類品牌特點風味口感介紹
埃塞俄比亞的咖啡仍分爲野生和人工種植兩大類。野生的以西南的季馬地區爲主,收穫量較低。人工種植園的每公頃可收穫咖啡豆500—600公斤。據統計,現在埃塞俄比亞全國有咖啡園40多萬公頃,主要分佈在季馬地區、東部的哈拉爾山區和南部的阿瓦薩地區。正常年景,全國年產咖啡豆20萬至25萬噸。每年的九十月間,只見各地的咖啡園裏一串串發亮的紅色咖啡果掛滿枝頭。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質地純正、色味俱佳,熬出的咖啡茶濃香可口,暢銷國際市場,有“紅金豆”之美譽。咖啡豆已成爲埃塞俄比亞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佔該國出口總收入的60%以上
埃塞俄比亞人還將馬匹照片放在咖啡包裝上,以表示咖啡的純正。據說在那個以馬匹爲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埃塞俄比亞有世界上最好的阿拉伯血統純種馬,埃塞俄比亞人以此爲自豪,現在他們將這種自豪賦予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優質咖啡應該像純種馬一樣純”,由於恪守這一理念,這裏咖啡的味道才能至今還那麼的醇正家裏一般由十幾歲的年輕姑娘負責爲大家準備咖啡。她先抓來一把淡綠色的生咖啡豆,放在炭爐上的一個小鐵鍋裏,舀來清水,用雙手搓洗乾淨。然後用一把小木鏟焙炒咖啡豆,不久,咖啡豆開始變成深黑色,並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姑娘認爲火候已到時,就拿起鐵鍋柄來晃一晃裏面冒着輕煙的咖啡豆,送到每一個人面前讓大家聞一聞,大家點頭稱好後,她就把熟豆倒進一個小臼裏,雙手抱起一根近一米長、小孩胳膊那麼粗的大鐵棒來搗。很快,那一把豆子就搗成了粉末
1723年,一個法國人加布裏埃爾*馬蒂厄*德*克利(Gabrie Mathieu De clieu)將咖啡樹苗帶到馬提尼克島,開啓拉丁美洲咖啡種植。
1727年,南美洲的第一個種植園巴西帕拉建立。隨後在里約熱內盧附近栽培。
1730年,英國人把咖啡引入牙買加,這之後富有傳奇色彩的牙買加藍山咖啡開始在藍山地區生長。
1750年至1760年,危地馬拉出現咖啡種植。
1779年,咖啡從古巴傳入了哥斯達黎加。
1790年,咖啡第一次在墨西哥種植。
1825年,來自於里約熱內盧的咖啡種子被帶到了夏威夷島嶼,成爲之後享有盛名的夏威夷可娜(Kona)咖啡。
1878年,英國人使咖啡登陸非洲,在肯尼亞建立咖啡種植園區。
1884年,咖啡在臺灣首次種植成功。
1887年,法國人帶着咖啡樹苗在越南建立了種植園。
1896年,咖啡開始登陸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地區。
20世紀初,法國傳教士將第一批咖啡樹苗帶到中國雲南省的賓川縣,從此咖啡開始在大陸種植。

2016-11-11 11:20:5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