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改變世界-1

作者:啡嘗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9 14:11:13

  你喝過咖啡嗎?咖啡是否真的“味道好極了”?

  其實,當我們在享用咖啡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只是把它當成一種飲料,一種與衆不同的,味道獨特的,能提神的飲料,卻很少會去細想:小小的咖啡,會有什麼大的名堂?

  恰恰,咖啡的名堂大得驚人――

  它是僅次於石油的世界第二大出口產品,它從被人類認識並首次食用,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它和政治、宗教、經濟、戰爭、醫學、社交及環保均有密切的關係。

  它催化了法國大革命;

  它爲英國工業革命帶來足夠動能;

  它在拉美諸國政權交迭中起着微妙的作用;

  它在美蘇冷戰中做了某種平衡杆;

  它趕走了一個個獨裁者,掀起了一次次革命……

  馬克?潘德葛拉斯的著作《咖啡萬歲:小咖啡如何改變大世界》(韓懷宗譯),可以說是至今爲止最完整記錄咖啡傳奇的書,它在美國出版後,立即引起媒體高度關注,CNN、ABC等曾爲此專訪過作者,本刊特將《咖啡萬歲》一書內容摘要刊出。您看了以後,說不定會忍不住要杯咖啡來喝呢!

  阿拉伯世界:沒有咖啡,就沒有革命?

  咖啡歷史學家烏克斯在他最權威的著作《咖啡天下事》(All About Coffee)中寫道:“每當咖啡引進,就會助長革命。咖啡是人間最極端的飲料,咖啡因會刺激思考,老百姓一旦深思就想造反,危及暴君地位。”

  早在16世紀,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大行其道的同時,就博得“麻煩製造者”的稱號。統治者認爲咖啡館是瘋狂的滋生之地。聖城麥加的年輕總督貝格發覺市面上諷刺他的詩文竟然是從咖啡館裏流出,勃然大怒,決定查禁咖啡。1511年麥加所有咖啡館被迫關門。阿拉伯世界的其他統治者和宗教領袖,也相繼宣佈咖啡爲非法飲品。

  君士坦丁堡的帝王擔心在戰爭期間,民衆多喝了兩杯咖啡,就會發表反動言論影響士氣,因此下令關閉境內咖啡館。並且出臺了嚴厲的法規來約束民衆:任何人只要喝咖啡被逮到,要享受棍子帶來的“皮肉之苦”;第二次再犯,對不起,你完了。重犯者會被裝進皮革的袋子,縫密,然後丟進博斯普魯斯海峽。

  然而“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還是有很多人冒着海底餵魚的危險喝咖啡。禁令終究不敵潮流,最後不了了之。

  咖啡是16世紀土耳其人的生活必需品,甚至有明文規定:老公如果無法滿足老婆對咖啡的需求,女方可以此作爲離婚的理由。

  法國:大革命的催化劑

  西方人起初不知道如何形容這種來自阿拉伯的怪飲料。1610年在中東旅遊的英國詩人桑狄斯寫道:“土耳其佬常喝一種名爲咖啡的東西,哈啦一整天。這種飲料黑如煤煙,喝起來味道也和煤煙差不多。”

  但歐洲人沒多久就瘋狂愛上了這種“煤煙”。法國人因爲咖啡的傳入而減少了酒的消耗量。咖啡館更成爲知識分子批評時局的場所。1689年意大利移民普羅柯布在巴黎赫赫有名的弗蘭西斯喜劇院正對面開設後來也是赫赫有名的普羅柯布咖啡館。它不但是巴黎首家,也是最經典的咖啡館。大量演員、小說家、劇作家和音樂家在此聚會。伏爾泰、盧梭、富蘭克林等名人均曾光顧。法國史學家兼哲學家伏爾泰常常一次要在這裏喝上40杯咖啡加巧克力。著名法國革命領袖丹東、馬拉常在此共商大計。當時擔任炮兵軍官的拿破崙有一回喝了沒錢付帳,留下軍帽作抵押。

  這家咖啡館帶動巴黎咖啡熱。許許多多的進步思想在咖啡的刺激下醞釀、形成。這對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催化作用顯而易見。可以想象,當年革命分子就在Cafe'Foy前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喝幾杯咖啡提神壯膽(是不是和武松喝18碗酒過景陽崗有點相似呢),一口氣攻下巴士底獄。有詩爲證:

  丹東,可畏的丹東, 跳上演講臺前, 先喝下幾杯咖啡,好比馬兒幹活前總要喫糧草……

  ――19世紀史學家米契雷

  英國:爲工業革命注入動力

  1700年以後,英國進入工業革命時代。這股風潮到了1800年以後也席捲其他歐陸國和北美。工廠體系的發展大幅改變了老百姓的生活步調、態度和飲食習慣。咖啡成了廣大勞工階級飲食的一部分,爲工業革命帶來足夠的動能。工人在生活環境惡劣、工作時間長的情況下,開始喝咖啡。她們誤以爲這是補品,因爲喝了以後幹勁十足。

  一位歷史學家寫道:“工人爲了多賺幾分錢,馬不停蹄地操縱織布機器,根本沒有時間料理三餐,咖啡和麪包就成爲果腹聖品,至少喝咖啡後會讓人覺得很溫暖,精神百倍……”

  咖啡原來是貴族的飲料,從此變成勞動階層必備的提神劑,一般百姓早餐必備的啤酒和濃湯,也被咖啡取代了。

  薩爾瓦多:以咖啡的名義,點燃戰火

  在拉丁美洲的不少國家,一場場戰火、一次次血腥殺戮、一波波革命鬥爭都是以咖啡的名義進行的。舉個例子,20世紀30年代咖啡高佔薩爾瓦多90%以上的出口值,但是在咖啡田裏流血流汗的印第安人每天苦幹10小時的工資只有12美分,地位和奴隸沒兩樣。1932年1月22日,薩爾瓦多西部高地咖啡產區的印第安人在共產黨領袖馬提號召下起義。當天晚上,伊札科火山突然爆發,似乎是在渲泄農民長期被迫害的怒氣。然而,手持棍棒、鐵鋤的農人抵擋不住軍隊的子彈,遭到了獨裁者馬丁尼茲的血腥鎮壓。爲了保護咖啡田老闆及上流社會的安全,軍方大開殺戒,短短几周內,3萬人遭屠殺,馬提也被害。這場與咖啡有關的殺戮至今仍列爲薩國的重要歷史事件。

  危地馬拉:咖啡豆中出政權

  1951年艾班茲當選危地馬拉總統,決定實施土地改革。當局把100多座外國人經營的咖啡田轉交給農民合作社。

  然而,這次改革卻觸動了美國人的神經。受創最大的是美國人所投資、兼營咖啡生意的聯合水果公司。該公司許多有待開墾爲咖啡田的沃土被危國當局照價充公。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卻假公濟私,出面爲聯合水果公司爭取公道。他的哥哥艾倫?杜勒斯不但是中央情報局局長,也是聯合水果公司董事之一。兩人聯手醜化該國的“土改”。

  由於當時美國惟恐共產主義在美國後院生根,位高權重的杜勒斯兄弟因而可以在1953年8月不費吹灰之力說服艾森豪威爾總統,批准“成功行動”,由中情局祕密顛覆艾班茲政權。艾班茲在美國壓力下離職,新總統阿馬斯是由美國“欽點”上任。他上任後立即廢除“土改”,禁止政黨活動,成立祕密警察,解散工會組織。在艾班茲統治下眼看就要取得可耕地的農人,一下子又變成一無所有。

  美國對此視而不見,並詭稱危地馬拉是拉美政治、社會和經濟改革的實驗室。阿馬斯不得人心,1957年遇刺身亡,危地馬拉陷入長期動盪,這都是小咖啡惹惱美國佬,美國干涉的結果。

2014-08-07 10:35:34 責任編輯:啡嘗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