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 | 一代咖啡神話的沒落啓示錄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館經營 > 點評 > 2024-06-29 11:17:45

 幾年前,到上島咖啡喫飯是一個值得稱道的事情。初入中國市場的上島定位高端,先發制人,一時之間一家獨大,風光無兩,那時人們還不知道星巴克、COSTA、CAFFE PASCUCCI這些咖啡品牌。可如今呢,這個咖啡神話倒下來,品牌形象大不如前,上島咖啡走到如此地步,是市場促使,還是自作自受呢,筆者認爲,後者所佔的比例會大一點。

  三大致命內傷,上島咖啡輝煌不再!

  上世紀末,在剛剛享受到改革開放成果進入經濟高速發展的大陸地區,“咖啡”這個洋玩意兒的普及率並不高,所以咖啡廳也自帶了一種新鮮和奢侈感。

  上島咖啡就在這樣一個時機,於1997年進入了大陸這個廣袤的市場,遠遠早於星巴克或COSTA。缺少同行業競爭者的上島咖啡一家獨大,在最好的時機,搶佔了巨大的市場。

  可以說,在九十年代時,許多人第一次進入咖啡館,踏進的就是上島咖啡的門檻。所以,短短七年時間,依靠拓展加盟店,掛着上島咖啡招牌的門店在大陸達到3000多家。

  遺憾的是,如此的輝煌成績並沒能持續下去。

  究其原因,三大“致命傷”不可不說:

  1、加盟模式簡單粗野,無後期服務;

  2、管控體系不規範,加盟商各自爲政;

  3、股東內訌、缺乏長期戰略

  上述三大“內傷”致使品牌生命力消耗殆盡,失去了口碑的上島咖啡,又何以應對外部來自同行業競爭者的嚴峻挑戰?

  內傷一:只管收加盟費,缺乏服務支持

  上島咖啡的加盟模式很簡單,僅僅收取初次加盟費以及後期續約費。在短期“加盟費”的利益驅使下,股東們爲了迅速獲取資金,大肆拓展加盟店數量。

  在這樣的模式下,上島咖啡收取了加盟費用後就基本撒手不管,採取放養制度。那麼,既沒有開店選址的調研和指導,也沒有中期銷售的支持,甚至也沒有後期營銷數據分析,除了一塊上島咖啡的金字招牌,缺乏創業經驗的加盟商只能靠自己摸索前行。

  例如,很多想要開咖啡店的創業者,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咖啡店要有“特色”——要有文化主題,要在環境、菜品、音樂、裝修等方面下功夫。的確,這些要素都很關鍵——做得好,會讓消費體驗更加舒適,增加黏性;無功無過不會扣分;但要是做得差了,輕則人氣流失重則砸了招牌關張撤店。

  但是,你要知道,它們都是附加項。很多人似乎都會忘記一點,一個咖啡店,最重要的當然是做好咖啡。連咖啡都做不好?零分拿好,遠走不送。作爲品牌商,上島咖啡當然積累了大量經驗,但是如果不將這樣的經驗分享給加盟者,創業者沒有人帶領,要摸爬滾打地走過多少彎路才能踏上康莊大道?

  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說:“五年之內全國幾千家上島咖啡,加盟不用去選店、培訓,只收加盟費。這種商業模式有違消費者利益。”

  內傷二:缺乏嚴格而統一的品牌管控標準

  由於領先於競爭對手進入大陸市場,上島咖啡順風順水地做大做強。

  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能力參差不齊的加盟商們現在上了同一條名爲上島咖啡的“船”。作爲“船長”的品牌商,就該篩選一下“船員”的體格,培訓他們的“航海技能”。只有步調一致,動作統一,才能保證航行時大家的力量能用在一處,不至於跑偏。如果沒有一套標準而嚴格的加盟管控制度來實現“標準化”、“統一化”,那麼過度自由發揮的枝葉,只會白白浪費掉品牌這顆大樹的養分。

  比如,上島咖啡的品牌定位在高端商務會談,而一些加盟商看到其他行業本土化做得風生水起,就蠢蠢欲動地想要進行嘗試。一個品牌,進行本土化經營的策略需要謹慎評估和制定,稍有不慎就會失之千里。

  然而,上島公司並沒有關注到這樣的“異動”,或者說,他們也沒打算“費心”來管這事。於是,上島咖啡慢慢變質——有的店,咖啡質量上乘,環境舒適;有的店面烏煙瘴氣,喧鬧嘈雜。原本“高端商務會談場所”變成了“地方炒菜”和“抽菸打牌聚會”的地方。甚至一些店面頗有“創意”地提供了麻將桌供客人搓麻……

  Excuse me?

  俗話說“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而沒有管轄和約束,任由加盟商自由發展的品牌,又會出現多少顆老鼠屎呢?

  畢竟,對於加盟商來說,上島咖啡的品牌只是他們抱的“大腿”——一塊藉以吸引消費者的招牌。因此加盟商們只關心自己的利潤,至於維持品牌口碑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控制的咖啡質量、裝修風格、服務水平,那不在他們的關心範圍。

  加盟商自掃門前雪,損害的其實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品牌的整體形象。當品牌形象下降,自然會帶來利益的損失。但上島咖啡的股東們正忙着打自己的小算盤,也無暇顧及爲一些加盟商做培訓和後期指導。

  特許加盟需要管控一個度,公司治理、組織架構及硬件、門店的精細化管理都要跟上。而上島咖啡始終在喫品牌的老本,沒有明確的品牌規劃和重新定位,呈現出的是末路態勢。

  內傷三:股東內訌,掏空品牌生命力

  可能是因爲生長在“和平年代”,上島咖啡並沒有產生憂患意識。鉑瀾咖啡學院創始人齊鳴則就曾指出,上島咖啡過於依賴成功的前期加盟模式。由於缺乏居安思危的戰略思想,公司股東並沒有齊心協力地爲應對之後競爭者的挑戰做出準備,反而早早的爲多分一杯羹打起自己的小算盤——這也直接導致了對加盟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足,使其成爲一盤散沙。

  另外,股東們在自己分管的商業區域內,藉助經營上島咖啡品牌的經驗上創立新品牌,升級加盟模式。專注叫板打擂和爲自家拆臺的子品牌——兩岸咖啡、迪歐咖啡、歐索米蘿咖啡、法牧牛排咖啡和UBC咖啡等與上島咖啡在同一領域直接爭搶同樣的消費羣和市場。

  中國烹飪協會國際美食委員會祕書長許萌曾對媒體表示,股東紛紛自行創立咖啡品牌,可以理解爲他們不再看好上島咖啡這個品牌。

  忽略了“管理”這個品牌生存的核心,上島咖啡早晚會因爲“目光短淺”、“髒亂差”的加盟把自己夾死。

  從上島咖啡的沒落過程來看,該品牌急功近利,一切向錢看,完全忽視了對於品牌的塑造,也不再關注產品,這樣的上島咖啡也就越來越low,慢慢地就把發展道路堵死了。上島咖啡沒落的案例給咖啡品牌敲響了警鐘,你是否也在加速擴張店面,不重視服務和產品呢?不妨靜靜反思一番,也許把發展速度慢下來對品牌纔是最好的。

2017-03-15 11:46:04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