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國內的咖啡店大多不賺錢?主要就三點……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館經營 > 知識 > 2024-06-03 00:42:10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每次被人問到爲啥開咖啡館不賺錢的時候,我總是有很多想說的。租金,人工的逐年升高,都是成爲很重要的原因。
 
  網絡上很多如何選址,如何控制租金,人工成本的文章,在這裏不進行贅述。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問題,爲什麼國內的咖啡館不像國外一樣能正常生存?
 
  1、國內咖啡消費羣青黃不接
 
  雖然近年來中國的咖啡消費量逐年上升,但和發達國家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圖1)
  (圖1:2015年全球十大咖啡消費量數據,單位:人均/升。源於World coffee consumption by country | Statista,源於:Tableau)
 
  從(圖2)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們從2012-2013年的1628袋,到今年的3215袋,基本翻了一倍。可是在巨大的人口基數下,我們的人均消費量還是非常低的。
  (圖2:國內咖啡消費量,單位:60kg/袋。源於BBC Yuan more coffee? China’s lucrative caffeine craze, 源於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 June 2017 )
 
  隨着近年精品咖啡浪潮的席捲,中國的咖啡館也紛紛加入了精品咖啡浪潮的大軍,好像如果做了商業咖啡豆就是不好的,會被同行所鄙夷的。殊不知,在美國、歐洲、日本等精品咖啡諸國中,最大的消費量還是商業咖啡豆,並且由於這些國家飲用咖啡的時間久遠,咖啡消費羣有大量的沉澱,這爲他們推廣精品咖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縱觀國內的咖啡消費市場我們也不難發現,星巴克的量要遠遠大於精品咖啡館的量。這就說明了我們的咖啡消費理念過於快速,專業的人很專業可是這些專業的人很難有大量的消費,而大衆對咖啡的理解卻還只停留在商業豆的階段,咖啡品鑑和風味鑑別都離得很遠。這導致了咖啡消費羣的青黃不接。
 
  2、國內咖啡館的產品單一
  咖啡館的產品單一是很多咖啡館不能盈利的原因,如果走在意大利街頭的咖啡吧,不難發現咖啡館裏除了供應咖啡,還有各類酒品、麪包、甚至還有的咖啡館賣報紙、車票、飲品百貨甚至還擺放着老虎機。多品種產品的提供能帶來更高的客流,並且能讓這家咖啡館“生存”下去。


  3、服務,服務,服務
 
  我認爲咖啡師的服務應該高於咖啡師的技術,當然並非說技術不重要,可是如果說一個咖啡師的技術能有80分,那麼我覺的他的服務必須要達到100分。在一杯咖啡從製作到飲用,服務遠比技術顯得更直觀。所以服務意識的重要性遠高於能不能做一個高難度拉花。
  普及咖啡,不僅僅是普及咖啡的知識,更是降低咖啡的門檻,我記得經常在麥當勞看到很多老人喝着免費的早餐咖啡,雖然咖啡的品質可能不高,但誰能說這不是一個好的普及咖啡的方法呢?
 
  圖1來源: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77135/leading-countries-by-coffee-consumption/
 
  圖2來源:http://www.bbc.com/capital/story/20160628-yuan-more-coffee-chinas-lucrative-caffeine-craze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首發於zhihu專欄。
 
  文章來源:咖啡世界

2017-08-28 12:18:4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