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與Costa Coffee的中國“咖啡戰爭”

作者:鉑瀾咖啡社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館經營 > 知識 > 2024-06-03 06:17:47

  面對如此之大未被分食的“蛋糕”,咖啡品牌迅速擴張,其中以“星巴克”和“咖世家(Costa Coffee)”的爭鬥最爲激烈。今年,咖世家更是進入瀋陽,繼續與星巴克“貼身纏鬥”,一場咖啡杯裏的“戰爭”在所難免。

  兩大巨頭搶分“蛋糕”

  Costa是英式咖啡的代表,而星巴克則代表了美式咖啡。星巴克於1998年將首店開在倫敦的國王路,並迅速讓Costa落入下風。但到2009年,咖世家成功翻盤,成爲英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2011年7月2日,咖世家在中國的第100家門店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正式開業。Costa所屬母公司Whitbread集團的CEO Andy Harrison特地到北京現場造勢,並宣稱2012年還要在中國再開超過100家門店。咖世家亞洲區總裁Paul Smith甚至宣稱,到2018年中國的咖啡連鎖市場會達到2500家門店,而Costa發誓要拿走中國咖啡連鎖市場1/3的市場份額。

  也正因爲如此,瀋陽也成爲Costa擴張地之一。據瞭解,2011年瀋陽開了2家咖世家門店:2011年4月28日瀋陽第一家咖世家門店在大悅城開業,12月9日咖世家美美店正式營業。對於在瀋陽已經擁有7家門店的星巴克來說,Costa雖不足懼,但也不可小視其爭奪市場的潛力。

  瀋陽繼續“貼身纏鬥”

  Costa美美店店長劉賢斌說:“在瀋陽乃至整個東北對咖啡文化的認識都不足,意識較單薄,許多人不接受,有的說對身體不好,有的說喝咖啡睡不着覺。其實咖啡有助消化的作用,還能提高新陳代謝,對身體大有裨益。”消費觀念的制約,咖啡文化未成主流,尚未形成“貼身纏鬥”的激戰。

  但是隨着Costa的迅速擴張,不排除這種競爭模式會在瀋陽複製。據業內人士分析,在目前中國市場上,Costa採取了“貼身”戰術,幾乎每家門店都緊鄰星巴克。在北京、上海這些商業發展較成熟的城市,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有星巴克的地方就有咖世家,形成“貼身纏鬥”之勢。

  而這與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爭鬥之勢異曲同工,雖然,2006年才進入中國市場的咖世家比星巴克晚了7年,但不得不說可能對星巴克製造出真正的威脅。

  消費者更注重口味

  面對Costa的緊跟不放,星巴克顯然不滿足於只跟對手比拼店面數。早在2010年,星巴克宣佈將投資開辦咖啡農場,把原材料掌握在自己手裏,避免受制於人,從而確保整個產業鏈的穩定,這也是星巴克走出的關鍵一步棋。

  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完全依個人口味而定。“Costa的咖啡豆烘焙淺,味道清淡且比較完整;而星巴克咖啡豆的烘焙深,口感苦且比較厚重,整體口味星巴克較咖世家甜。”對咖啡頗有研究的消費者王女士說,現在星巴克也漲價了,在價格上都不具有優勢。

  不過,剛剛經歷過漲價風波的星巴克對此並未感威脅,星巴克相關人士表示,未來中國連鎖咖啡店只會越來越多,想佔領市場,不只是市場差異,更要懂得迎合當地人的消費習慣。“價格不具有優勢之後,我們更注重環境和服務的提高,許多人來喝咖啡就是衝着環境好。”

  中國咖啡市場的蛋糕將會怎樣切分?星巴克與Costa的“戰爭”究竟會怎樣?一切尚是未知數,但不得不說,良性的競爭,最終受益的還會是鍾愛咖啡的消費者。

2014-06-04 10:58:10 責任編輯:鉑瀾咖啡社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